隨著國家一系列綠色發展戰略的部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日趨完善。10月1日,農業農村部、生態環境部發布的《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管理辦法》正式施行,我國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工作進入新的提速階段。全國各地政府積極建立并推行適應當地具體情況的管理細則,推動落實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工作,逐步探索行之有效的農藥包裝回收處理模式。
目前,全國各地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工作都在持續推進落實。在農藥的規范化處理上,浙江起步得非常早,目前已建立"市場主體回收、專業機構處置、公共財政扶持"為主要模式的農藥包裝物廢棄回收和集中處置體系。此外,山東省陽谷縣也是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示范縣,以"政府監管+企業運營"為原則,建設縣級貯存庫、臨時貯存庫以及諸多回收網點,實現了縣、鄉、村、農藥門店、規?;厝采w,構建了完整的監管回收體系。
綜合各地農藥廢棄物回收處置工作推進情況,仍存在一些突出問題需要突破:在相對偏遠落后產區回收工作開展仍相對緩慢,傳統的有償回收模式為當地財政投入造成一定的負擔;不少地區鼓勵農戶自覺將使用完的包裝交回到經營者,農民參與積極性不強;農藥銷售企業和門店難以找到便捷高效且經濟的方式配合農藥包裝回收;整個回收流程中政府監管困難等。記者在走訪中發現,部分地區通過嘗試推行的押金回收模式,針對此類問題找到突破口,政府低成本投入、農民積極主動參與回收,回收率明顯提升,政府還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精細化管理統籌,且該種模式簡單易行,多省已陸續進行復制推廣。
在四川省青神縣,農民帶著使用完的農藥瓶和農藥袋回到店里可按照每個1元回退押金。店主告訴記者,店里所有農藥銷售和包裝回收都錄入系統,農民也很積極地使用后交回包裝。
青神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表示,當地構建"三制三平臺"的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及綜合監管體系,通過與第三方專業運營機構北京盈創公司合作,于2020年初實現農藥銷售網點全部成功接入押金回收系統,互聯網平臺全程追溯農資流向,進行精細化智慧監管,實現農藥包裝廢棄物高效、安全回收,更為農業綜合執法提供信息參考。青神縣當年農藥包裝回收率已達95%。
目前,類似的押金回收模式已在四川、黑龍江、河南和河北等省份十多個市、縣落地推行,各地的深入落實和創新實踐也讓農藥包裝廢棄物的治理工作有了階段性進展,也為其他地區乃至其它品類農廢物治理提供了新思路。
鄉村環境治理任重道遠,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一步推進農村環境治理,以更大的力度、更實的舉措,把鄉村環境治理融入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探索出更多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為鄉村振興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是社會各界的共同責任和使命。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